English

美国商业间谍羽翼渐丰

1998-06-1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龙镇洋

在美国,商业情报战不断地被公开化和理论化,各大公司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情报队伍,一批专门培养商业间谍的培训中心也随之设立。

老牌间谍亲执鞭

在一个培训中心,授课老师都是来自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重量级”大师。如威廉曾是美国政府反间谍部门的得力骨干;诺兰曾在德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地招收和训练间谍;曾在日本东京为美国中情局从事间谍活动的约翰·昆因和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前局长詹姆斯等美国老牌间谍亦是该中心的指导老师。学员包括道科宁公司的全球商业情报处经理、阿莫克公司的商业情报经理、皮尔斯贝里公司的情报处处长等。

这家培训中心的理论课程不多,实习几乎占一半时间。学员听过两天的理论课后,就开始实习。在这些教师们看来,实习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

善于利用人性弱点

看看诺兰是怎样点拨他的学生的。他认为,满腹牢骚的工人一经诱导,便会一五一十地说出公司的管理情况,并于不知不觉中透露重要信息。律师和管理人员也不难对付,方法就是“装傻”。因为这些体面人士有一共同的“癖好”———都希望别人认为他们能耐。

诺兰还用录像演示一些刺探技巧片段。其中一段是他和美国国防部的一个供货公司的会计的交谈。诺兰要刺探该公司的利润情况,一开始他用一种错误说法刺激这位会计:“你们的利润率是40%-50%吧。””怎么可能呢!”会计马上纠正他,并说出了准确数字。诺兰利用了人性中的“为别人纠错的天性”。

其它技巧还有“请求指导”。对于那些热心的美国人来说,这一招特别灵验。

退役谍手重出江湖

微软、摩托罗拉、IBM、通用电气和宝洁在商业情报战方面可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了,而一些在这方面起步稍晚的公司也不甘落后。科勒公司直接雇用前间谍。英特尔公司则招收中情局的前反谍报人员。据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竞争情报人员协会透露,该协会的会员已发展到6000人。

IBM公司有12支情报队伍,他们分工合作,其中一支盯住康柏,另一支瞅着惠普———二者都是IBM的对手。

这种看不见的谍战硝烟,迅速蔓延到欧洲、日本、以色列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法国设立了一个新的研究生院———经济战学院,专门培训商业间谍专才。

盗亦有道兵不厌诈

刺探竞争情报的“大盗”也强调“有道”。

在美国情报界,汉密尔顿算得上人物了。他已经为道科宁公司建立了盯梢在美国本土和在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的竞争对手的“情报预警系统”。他强调他的人从来不为得到情报而触犯法律:“我们不用违法手段达到目的,只不过比别人更机智一点。”

前美军情报处上尉、北印第安纳服务公司的托马斯也认同汉密尔顿的观点:“我们不是偷偷摸摸的间谍,我们是光明正大的调查员。”

竞争情报人员协会制定了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甚至呼吁每个情报人员要向被打探者说明自己的受雇单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